海亮股份002203)7月2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7月29日接受9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董事会秘书钱自强先生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公司业务模式、生产产品结构及生产地、对外投资、公司发展战略。
答:公司目前有多个集流体创新研发项目在开展,其中PET复合铜箔已立项,正在推进研发工作。PET铜箔相比较传统纯铜箔,减少了更高原材料价格的铜的用量,理论成本更低;用铜量减少,重量降低,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提高;复合材料耐刺穿、高温熔断等,安全性更高。当前也面临生产的基本工艺及配套产业链不成熟、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较高等方面的问题待解决,尚未实现量产与上车;预计传统纯铜箔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应用主流。公司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目前正在积极地推进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的建设,其中1期首条生产线已试产;公司亦会根据研发进展、市场需求等,丰富产品类别与产能投放。
问:近期铜箔行业扩产项目较多,加之部分设备生产企业所在地发生疫情,是否会影响公司设备订单的交期?
答:上述因素未影响我方设备订单的交付,从我司一期进度来看,实际交付较合同约定有提前;加之设备采购来源较为多元,且我方为相关设备厂家优质客户,供应商优先保障力度较高。除此以外,公司在今年6月已开始二期设备的要约,意向供应率超预期。
答:从公司实际使用及行业反馈来看,国产生箔机与国外并无差距,甚至已有领先。阴极辊方面,国产及进口设备工艺路线有差异,国产设备产出产品可满足下游需求。
答:从下游需求端来看,锂电池市场容量很大、增长也很快,头部锂电池企业产能规划已超3TWh,高工锂电预计2025全球需求超2TWh。铜箔行业也在积极扩产,但同时也受到设备、资金、人才、设备调试与良率提升周期等因素的制约。公司预计23~24年铜箔行业新增供给将有所释放。考虑供需两侧及自身资源禀赋,公司对未来整体市场容量与加工费、企业纯收入能力还是有一定信心。海亮铜箔业务当前规划产能15万吨/年,定位于发展成为行业头部,希望能成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领先企业,在铜箔乃至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答:公司一直严格执行“只赚取加工费”的经营原则,对以铜为核心的基础原材料实行净库存管理制度,即按照现货采购与销售业务发生实际及其对冲结果,对余量部分进行保值,公司净头寸的保值余额不大,抵御大宗商品的价值波动风险能力较强,业务开展不受该类因素影响;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做铜管、铜棒、铜管接件、铜铝复合导体、铝型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公司基本的产品为铜管、铜棒、铜排。公司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省级创新型企业、省级“三名”示范企业、省级标准创新型企业、省级绿色企业、省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首批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亮铜加工技术开发实验室”、省级重点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