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5日两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启动“国际量子力学技术年”(IYQST)活动。这中间还包括举办向公众开放的展览,召开各种会议,汇集政治和各种机构的领导人、经济界人士和科学家出席,这中间还包括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是法国的 Serge Haroche 和 Alain Aspect、法国瑞典的 Anne LHuillier 和美国的 William Phillips。
预计今年全年将举办约一百场活动,从华盛顿到哈拉雷,途经德国的黑尔戈兰岛。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因花粉过敏在这一个岛上修养时,提出了量子力学这一学科的创始方程式。
量子力学诞生于 20 世纪初,源于经典物理学中无法解释的无限小现象,量子力学应运而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从物理和化学到生物学和信息科学,量子研究是推动各种发现的源头,这塑造了对宇宙的理解——从物质的最小组成部分到庞大的宇宙结构。”包括电子、光子、中子和其他夸克在内的粒子的行为方式违背人类的逻辑,因为它们在人类所看到的世界中根本没办法想象。在无限小的范围内,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出现在几个地方,可以穿过墙壁,瞬间和另一个粒子进行及时交流......
然而,假如没有这些发现所诞生的技术,就无法现象人类现在的日常生活:没有它们,就不会有电脑和电话的核心集成电路,就不会有发光二极管( LED),就不会有全球定位系统 GPS,就不会有太阳能电池板……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 量子技术计划协调员索菲亚·瓦莱科萨 (Sofia Vallecorsa) 在一份关于国际量子力学年新闻稿中指出:“近年来,我们不仅学会了怎么样处理量子尺度的特性,而且还学会了怎么来控制它们。”
由于有了超灵敏传感器、牢不可破的通信技术和计算力惊人的的量子计算机,这场“正在进行的革命”有望在医学、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联合国大会在去年六月宣布设立国际量子力学年,旨在“庆祝量子力学对技术进步的贡献”、“提高全球对它针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科学合作”以及“确保所有国家获得教育和与之相关的机会。”
非洲科学与量子学会(AISQ)的加纳代表里奇-迈克-威灵顿(Riche-Mike Wellington)兴奋地表示,希望借助国际年的活动,“把量子力学和技术教育和研究带给非洲和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希望这能激励下一代科学家”。加纳是向联合国提交举办国际量子年决议草案的国家之一。
举办国际量子力学年的最后一点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2023年发布的一份关于量子力学技术影响的报告中,对拥有巨大投资能力的大国和私营公司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的“全球数字鸿沟”逐步扩大表示了担忧。
量子力学诞生的100年给我们全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它仍然是年青的,它将继续推动我们人类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