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发家史

贝博西甲

奥巴马发家史

发布时间: 2025-04-14 来源:薪旺包装

产品详情

  同年,美国为了和苏联争夺非洲,向非洲青年打开留学通道。夏威夷大学迎来第一位非洲留学生,他的名字叫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来自肯尼亚。

  邓纳姆第一次见到老马(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一世),是在夏威夷大学的俄语课上。

  据老马的同学回忆,当时老马穿着华达呢西裤,白衬衫扣到脖子上,领带笔直,一只手插兜,另一只手拿着一个油亮的皮革公文包。

  他来自肯尼亚的卢奥族部落,有个酋长爸爸,叫老老马(奥尼扬戈·奥巴马)。卢奥族亲西方,殖人很多,他爸就是这里面一个。

  老老马在国王非洲步枪队干过,英语讲得贼溜。他既学习西式鸡娃,让儿子每天背了数学口诀和英语才能吃饭;又弘扬民间传统文化,娶了好几个老婆,一言不合就家暴。老婆敢顶嘴,他就跑到屋后挖土,说你再嚷嚷割喉埋了。

  老老马把老马送进白人开的马塞诺学校,这是一所贵族学校,只有酋长儿子才能进。

  老马虽然读了名校,但或许是被他爸鸡出了叛逆心,成天喝酒泡妞,校领导很头疼,直接不给他写大学推荐信了。

  当时,姆博亚勾搭约翰·肯尼迪和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拿到了“空运”计划。这一计划是由美国政府包机,把肯尼亚留童送到美国的大学读书,毕业后又安插到肯尼亚政府关键岗位。

  1959年,老马拿着姆博亚安排的奖学金,进了夏威夷大学。如果老马的前25年写成自传,就是《如何赢麻:我的酋长爸爸和部长大哥》的一篇爽文。

  虽然当时美国20个州禁止种族通婚,但年轻人荷尔蒙旺盛,喝高了就开始搞“民族大融合”。

  有一本书记录了当时夏威夷大学“南北友好交流”的盛况:“白人女孩们非常容易就和我们亲密起来。很快我们就会尝到禁果……”

  一次舞会上,邓纳姆倒入老马怀中,眼波粼粼,问他去不去酒店“学英语”(你懂的啦)。老马直接被钓成翘嘴。

  更狗血的是,邓纳姆去查了老马的移民档案,发现老马在老家已经有老婆有娃了。

  据传,邓纳姆当时也和其他黑人“学过英语”,但那个黑人跑得更快。于是邓纳姆一把抓住老马:这娃就是你老马的,你要对人家负责!

  1961年8月4日,邓纳姆产下一名男婴。虽然老马打死不想认,但他还是给孩子取名为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

  邓纳姆带儿子离开夏威夷,回了美国本土读书,老马从夏威夷大学读到毕业,然后去哈佛读研,依旧风流。

  1964年,老马提前毕业。不是因为天资聪颖,而是校领导搞不清楚他到底有几个老婆,怕他养不起,催老马赶紧写论文,早点走人。

  老马回到肯尼亚后,光速进入财政部,当上了高级经济分析师,开启人生巅峰。不幸的是,亲美派后来在肯尼亚内斗中败北,老马本人遭遇两次“意外”车祸,每次都弄瘸了一条腿,两条腿基本废了。

  1971年,奥巴马10岁时,在檀香山和老马生活过一个月,当时老马就是杵着拐杖来看自己儿子的。

  那是奥巴马有记忆以来,父子俩唯一一次相处。其实,奥巴马对这样的一个男人感到模糊和陌生,他甚至怀疑老马到底是不是自己亲爹。

  1982年,老马死于第三次车祸(追着他撞),终年仅46岁,也永远带走了奥巴马的身世之谜。

  在邓纳姆18岁以前的记忆里,爸妈总是匆匆忙忙、不断搬家。从堪萨斯到加利福尼亚,从俄克拉荷马到德克萨斯,从西雅图到夏威夷,搬了大半个美国。

  频繁搬家的真正原因是,邓纳姆的爸爸老邓(阿莫尔·邓纳姆)肩负情报任务,为了掩护身份,要一直挪窝。

  老邓二战时服役于美国陆军,从事反间谍审查,1950年入职中情局,明面上是家具商人,其实负责由肯尼迪基金会资助的“美非友好交流活动”——监视非洲政治活动人士。

  1959年,夏威夷即将被并入美国时,老邓就带着情报任务举家前往了檀香山。这里也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在亚太的情报中心。

  第二年,老邓把女儿送进刚成立的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中心(简称EWC)。而这个EWC,根本不是正经大学部门,而是由美国国会资助的非营利组织。

  当时非洲独立运动爆发,社会主义备受追捧,赫鲁晓夫抓住窗口期,狂撬欧美的墙角,俄罗斯1960年建立友谊大学,向留苏幼童伸出橄榄枝。

  这还得了?时任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林登·约翰逊提议,拨款1000万美元,在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建立一个“交流中心”,和苏联拼了。

  1960年,艾森豪威尔签署《相互安全法》,授权建立EWC,并安插大量美国外交和情报人员,监控有没有左翼偷溜进来。可以说,EWC自建立之初,就是一个校园间谍据点。

  凭老邓在中情局的关系,邓纳姆很顺利就成为EWC的第一批学生。而把自己的亲闺女拉入这一行,老邓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邓纳姆的妈妈玛德琳在夏威夷银行工作,后来成为第一个女性副总裁。听起来很励志,但老邓一家就没一个干正经工作的,夏威夷银行也不是正经银行,它的真正用处是给中情局洗钱。

  美国给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南越总统阮文绍,以及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等亲美政客的经费,就是从夏威夷银行过账的。由于玩内部审计,玛德琳还搞了一个,名义上是扶贫,其实就是颜革项目。

  梳理邓纳姆的经历时,让人十分纳闷:她看起来没什么钱,怎么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读书,却住富人区,养俩娃(二婚又生了一个)。

  1960年邓纳姆开始读书,1985她儿子都快从哥大毕业了,她的目标清单还是“完成论文、年薪6万美元和减肥”。

  1985年的6万美元,是美国人均GDP的三倍多,日本人均GDP的五倍,一个文科学者在印尼能拿到这个工资,意味着什么?

  1961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就是现在闹得沸沸扬扬,被马斯克关掉的那个国际开发署)才刚刚成立,还是大学生的邓纳姆就当了顾问。

  在印尼期间,邓纳姆明面上是人类学专家,其实拿着各种美国基金会的钱搞情报,穿梭于加纳、尼泊尔、孟加拉、印度和泰国,还在驻雅加达大使馆当过英语教师。

  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过的独立调查记者韦恩·马德森,说邓纳姆密切参与了策划1965年印尼排华和推翻苏加诺政权的事件。

  邓纳姆的二婚老公是印尼人洛洛·索托洛,马德森披露,索托洛也是情报口的。这俩就是真人版史密斯夫妇。

  在奥巴马笔下,他爸是一个要把西方文明带到非洲的部落做题家,他妈是一个婚姻破裂、省吃俭用,晚年甚至付不起医疗费的白莲花。但是,当我们去掉这些滤镜,奥巴马更可能是情报二代和殖人二代“学英语”的一个意外。

  他的父系血亲是,他早年穿服装;他曾经长居印尼,是半个印尼人,讲一口流利的印尼语,用过印尼名字“巴里·索托洛”;他的肤色属于黑人世界,精神属于白人世界;他家三代和的海外情报系统高度关联。

  但是,这种混沌和复杂,正是奥巴马的优势。因此,邓纳姆很早就给儿子定制了一条上升通道:从海外情报机构起步,逐步浸入核心圈。

  奥巴马和他爹当年一样,被鸡得很惨。读小学时,每天凌晨4点就被他妈从床上拎起来,背三个小时英语,家里天天聊的是肯尼迪罗斯福路德金,狂点“身份政治”技能树。

  1971年至1979年,邓纳姆把奥巴马送到夏威夷,扔给外婆管,这段经历和万斯有点像。

  老邓有门路,把奥巴马“插队”安排进了普纳后学校,要知道,这所学校是原夏威夷王朝皇室子女的私塾,是一所顶尖的精英预科学校。

  然而1981年夏,阿富汗战争期间,在学校警告不要前往巴基斯坦的前提下,奥巴马偏偏去巴基斯坦“找同学玩”,下学期就突然转到更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了(划重点,团派)。

  实际上,奥巴马当时带着情报任务去了巴基斯坦,换取了到哥大读书的机会(此事不是非常精准)。

  1983年,奥巴马从哥大毕业,在商业国际公司实习。这个公司其实是一个NGO,根本就没有海外业务,它的工作是给中情局招募海外记(特)者(工),并不定期把各国高层拉到一起开会,现在属于经济学人集团。

  1985年,奥巴马在纽约大学公共利益研究小组实习,这是纽约选拔储干的机构。

  奥巴马其实很早就在青年储干人才的名单里了,但根本原因不是他多么会做题,而是他母系家族的背书。

  1986年,奥巴马和同居女友贾戈尔一前一后,走在芝加哥冬天的肃杀中。贾戈尔红着眼眶,拒绝了奥巴马的求婚,因为她知道两个人不可能长久。

  实际上,当时年仅25岁的奥巴马就慢慢的开始觊觎总统之位了。为此,他搬到芝加哥,在罗斯兰和阿尔特盖尔德花园搞社区活动。

  美国总统在竞选时喜欢讲故事,奥巴马希望自己能讲这么一个故事:破碎的家,平凡的妈,无助的黑人,为民请命的他。

  一是天时。芝加哥黑人新贵阶层崛起,正在重组地方政治版图,1983年诞生了第一位黑人市长哈罗德·华盛顿,“黑升白降”成为趋势。

  二是地利。芝加哥南区是的基本盘,也是非裔从政的最佳跳板,走出了美国第一个黑人国会议员。

  芝加哥是一个像武汉一样的码头城市,民风彪悍。同时又是一个工业城,苦力岗多,各国逃难的底层移民都爱过来。

  这些移民肤色不同,信仰各异,一言不合就抡枪爆头。政府为了图方便和算选票,干脆按族裔建立社区,种族隔离更严重,各社区自发形成上千个黑帮派系,就连警察也拿他们没办法。

  二战后,南方州的黑人为了躲避种族迫害,涌入芝加哥南部。非裔黑帮逐渐崛起,并掌握了当地社区的赌博、毒品和娱乐业。

  黑帮和芝加哥政治就是共生关系,很多帮派成员是和政客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甚至是兄弟姐妹,和选民也混得熟。就像芝加哥论坛报专栏作家约翰·卡斯说的那样:“在黑帮势力如此强大的城镇里,没有腐败,就不可能有政治机器。”

  芝加哥政治体系的运作,就建立在利用、控制、拉拢、打压黑帮的基础之上。

  芝加哥的土皇帝戴利家族,就和黑帮往来密切。肯尼迪家族喜欢找戴利做票,因为戴利操控着一个叫库克郡的做票工具,他自己被叫做boss,下面是选区委员会和选区队长。

  在芝加哥的黑暗丛林里,奥巴马若不想收到“没办法拒绝的邀请”,就得拜码头。

  1988年,奥巴马前脚被哈佛录取,后脚就凭着哈佛名校生的身份,到盛德律所当实习生。在这里,他遇到了两个极其关键的人。

  一个是他的老板牛顿·米诺。米诺是全美收入最高律所的话事人,也是肯尼迪旧部,手握强大的资源和人脉,奥巴马麻溜地抱上大腿。

  另一个是来自芝加哥南区的黑人精英女律师,米歇尔·罗宾逊。米歇尔所在的罗宾逊家族,虽是工薪阶层,但在黑人社区中非常有影响力。

  米歇尔的爸爸弗雷泽·罗宾逊是的选区队长,不仅在基层吃得开,和很多民权运动领袖也走得非常近,尤其是杰克逊家族。

  米歇尔有个闺蜜叫桑蒂塔,有个男蜜叫小杰西,桑蒂塔和小杰西的爸爸叫老杰西,是杰克逊家族的话事人,也是路德·金的嫡系门生。老杰西把米歇尔当自家闺女,两家人经常串门。

  奥巴马遇到米歇尔时,正是杰克逊家族的巅峰时期。老杰西1986年帮助夺回美国参议院,1988年参加总统竞选,锤爆戈尔(后来的副总统)和拜登,手里捏着数百万张非裔选票,虽然当不了总统,却能在关键时刻影响总统竞选。

  1991年,米歇尔和奥巴马结婚。同年,戴利的下属贾勒特把米歇尔招进了芝加哥市政府,给予特殊照顾,和奥巴马一家关系走得极其亲近。

  奥巴马陆续结识伊曼纽尔、阿克塞尔罗德等芝加哥的乡绅豪强,并且逐渐和戴利走近,真正打入地方核心。

  得知雷兹科是,而且资助过活动分子,奥巴马很欣喜,这不巧了么,我也是伪啊!

  就这样,奥巴马攀上雷兹科,拿到了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在奥巴马猥琐发育时期,雷兹科一直在给钱。

  1993年,奥巴马和米歇尔搬到芝加哥的富人区,海德公园。搬到这里的最终的原因也很简单,自1929年后,这个选区的国会议员就一直是黑人。

  这段时期,奥巴马穿梭在各种基金会,以及教会、工会和进步学生组织中间。从黑左到白左,从民权分子到反越战分子,从金主到边缘人士,既要又要还要,啥都不挑。

  比如,奥巴马给反越战组织“地下气象员”创始人艾尔斯打钱,拿到了激进派人士的选票,艾尔斯可是炸过国会大厦和五角大楼的,可想奥巴马在芝加哥的朋友圈是啥样。

  《金融时报》这么评价奥巴马:他与政府改革的支持者们建立了早期联盟,却被无所不能的老板们所接受;他反对分肥政治,但在必要时也去参加了;他同情巴勒斯坦朋友的观点,同时向犹太社区示好。

  1996年,奥巴马当选为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相当于他在31岁时,就和省部级元老们平起平坐了。

  2000年,奥巴马打算拱下鲍比·拉什,竞选国会议员。但拉什根基牢固,黑白通吃,身边人都劝奥巴马别这么搞。米诺给金主打电话,得到的回复都是:“不——让他等着轮到他。”但奥巴马不听劝,输得底裤不剩,还专门跑去跟拉什的选民赔不是。

  之后,奥巴马找阿布纳·米克瓦复盘。米克瓦是克林顿的白宫法律顾问,也从伊利诺伊州发家,经验比较丰富。米克瓦说,你缺三样东西,杰克逊家族的点头,钱,犹太选民。

  当时,米歇尔的男蜜小杰西也打算竞选国会参议员,如果他参加,奥巴马必定没戏。2002年,奥巴马请小杰西吃饭,小心翼翼地试探:“杰西,如果你要参选,我就不去了。”

  结果杰克逊父子确实被奥巴马迷得神魂颠倒,争强好胜的小杰西不仅给好兄弟让了位置,还给当时毫无名气的奥巴马上了100个广告牌。

  2003年,米诺把芝加哥的犹太富豪詹姆斯·克朗介绍给奥巴马。克朗是摩根大通和通用动力的董事,在芝加哥犹太社区极有影响力,他把这两样都给了奥巴马。

  2004年,奥巴马竞选联邦参议员时,不仅得到杰克逊和摩根财团的支持,而且他的主要竞争对手纷纷“掉线”,包括伊利诺伊州州长乔治·瑞恩因反腐退出选举。奥巴马很轻松地就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五位非裔参议员。

  下面,我要介绍在奥巴马入主白宫的过程中,发挥了最关键作用的人物:泰德·肯尼迪。

  他的私人办公室隐蔽在国会大厦深处,壁炉上是小约瑟夫·肯尼迪的肖像。每当凝视哥哥的眼睛,他就会想到厄运和死亡。

  1963年约翰被枪杀,1964年自己飞机失事,1968年罗伯特被枪杀,肯尼迪家族的凶兆不断发生,枪杀、坠机、车祸、癌症……泰德当了40多年参议员,尽管当时在世的领导人中,他的地位仅次于比尔·克林顿,但他早就不再指望当总统。

  肯尼迪家族仍然强大,但泰德很清楚,这个百年家族的政治生命,将和他枯枝败叶的身体一样,不可避免地走向衰朽。

  从尼克松时期,泰德就开始在国会撕,撕了几十年,克林顿要选票时答应得爽快,一上台就磨磨唧唧,泰德感到自己严重被坑。现在他半只脚都在土里,迫切地需要找一个人继承他的政治遗产。

  在波士顿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一个新面孔发表演讲,震撼全场,表达了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国大同思想。

  这就有点像武侠小说里,总是有一个绝世高手被暗算后重伤隐退,潜伏多年,某天突降少年奇才,大佬传授毕生功力,待少年杀回武林,重振本门雄风。

  2006年,在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克林顿蠢蠢欲动,想推老婆上去当总统,但党内高层并不乐意他开夫妻店,把白宫当自家产业那么搞。

  这位白发老人看着奥巴马的眼睛,缓缓说道:“你的时机只有一次。这就是你的时机。”

  泰德为啥说时机只有一次?因为他知道,自己没几年时间了,他倒下后,奥巴马根本斗不过克林顿。这次下注,可能就是最后一搏。

  2007年,奥巴马宣布竞选总统,选了小杰西当竞选团队联合主席,克朗当财政委员会联合主席。克朗给奥巴马筹了1亿美元,竟然和大佬希拉里筹到的钱一样多,远超于其它候选人。

  在爱荷华州,希拉里和爱德华兹本来领先,但焦灼之际,泰德的笔杆子、米诺的好友索伦森突然天兵降临,为奥巴马站台。

  当时,索伦森说了这么一句话:“他比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候选人都更像约翰·肯尼迪。”

  爱荷华州东部是肯尼迪家族的势力地盘,这是非常明确的信号,具有极大的政治象征意义。结果,奥巴马逆袭,拜登和克里斯·多德第一时间宣布退选。

  1月26日,奥巴马在南卡罗来纳州大胜。表面上看,他和希拉里比分拉平,但实际上希拉里已经输了,因为克林顿家族不可战胜的神话被一个政治新星打破,军心大为动摇。

  两天后,从不在总统竞选中公开站队的泰德,不顾克林顿的苦苦请求,公开为奥巴马发表演讲,并把约翰·肯尼迪和奥巴马相提并论。之后,肯尼迪家族的卡罗琳、帕特里克和埃塞尔也纷纷站队奥巴马。

  美国人民非常爱戴肯尼迪,泰德的站队,意味着某一些程度的“民心所向”。为什么奥巴马刚出来当总统时,大家都对他印象很好?其实非常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肯尼迪的光环加身。

  从当时的形势来说,肯尼迪表态后的一个星期,就是“超级星期二”,有20多个州投票或党团会议。肯尼迪的支持,会产生强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1月30日,爱德华兹退出选举,宣布支持奥巴马。在“超级星期二”,奥巴马赢得大多数州。此后,各路捐款疯狂涌向奥巴马,希拉里资金池严重缩水,一些团队骨干甚至停发了薪水。

  6月7日,在卡特和戈尔等元老的施压下,希拉里退选,很不情愿地宣布支持奥巴马。为了平衡派系利益,拜登被安排和奥巴马搭档。至此,完成内部利益整合。

  大败希拉里后,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的角逐,几乎没什么悬念。

  当时,金融危机正在撕碎美国社会,伊拉克战争重挫美国家底,贫富分化加剧,美国人被共和党伤害太深,只想彻底换血。

  本来形势就对共和党大不利,麦凯恩还搁那儿“国家优先”“美国经济基本面没问题”。奥巴马的团队却狠抓痛点营销,强调变革和希望,动员水平高下立判。

  泰德连提词器都没法看,只能背下全稿。这种场景很容易引发共情,当泰德说出“火炬将再次传递给新一代美国人”时,全场沸腾。

  奥巴马每到一个地方,都人潮如山。他一路横扫黑人选区,获得95%的黑人选票,62%的亚裔选票,61%的拉美裔选票,甚至43%的白人也选他。佛罗里达、俄亥俄州、弗吉尼亚等九个关键州从红翻蓝,就连印第安纳这样的大农村也倒戈了。

  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胜选,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非裔总统诞生。当时感动的不只是美国人,还有全世界。

  在奥巴马第二任期,任命卡罗琳·肯尼迪为美国驻日本大使,肯尼迪家族的政治生命得以延续。

  但总体而言,登上权力的王座后,奥巴马并没有动利益集团的蛋糕,依然走亲资本的路线,放任华尔街继续攫取美国财富,情报系统急剧膨胀,祸祸世界。

  比如对金主克朗的回馈。奥巴马拨款75万美元,以亨利·克朗(克朗的爷爷)命名了芝加哥一个博物馆的航天中心。2014年任命克朗进入情报顾问委员会(类似于DOGE)。

  奥巴马的嫡系都来自芝加哥,幕僚长伊曼纽尔,政治顾问阿克塞尔罗德,以及贾勒特和米歇尔,被华盛顿的人阴阳为“芝加哥黑手党”。

  他内阁中唯一当选的共和党官员拉胡德,在芝加哥交通基本的建设上会给戴利放行,算是奥巴马给戴利的礼物。

  倒是杰克逊父子,和奥巴马逐渐疏远。2008年,老杰西认为奥巴马的言辞背叛黑人,爆粗:“我要割掉他的蛋蛋!”之后,杰克逊家族开始走下坡路。

  奥巴马赢麻了,但利益分配的格局却并没有被根本改变,美国中产和底层百姓依然每况愈下。美国社会今天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得追溯到奥巴马时代。

  在他任内,美国制造业外流,“锈带”塌陷,工人失业。“黑命贵”盛行,但底层黑人依旧走不出贫困闭环。

  有人说,这是美国人自己选出来的总统,怪他们自己。这话也没错,但是,在一个被精英操控的世界中,普通人也没得选。

  一直以来,奥巴马都被包装成一个身家清白、为民请命的平民总统。但奥巴马的发家过程,其实是凭借母系情报系统资源,打入团派,和地方财阀勾结完成原始积累,最后被高层和犹太资本选中当利益代言。

  奥巴马刚刚当选总统时,全世界都以为他代表了真正的自由、民主和平等。但这些年来,很多关于奥巴马的早年经历和信息被陆续曝出,资料慢慢的变多,大家才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39岁《绯闻女孩》乔治娜扮演者肝移植后疑天然逝世母亲成目击者

下一篇:爱情运势逆袭:这3属相桃花怒放可以被温顺以待拥抱夸姣生活

相似产品推荐
【48812】铝资讯-铝资讯新闻-有色金属新闻-我国有色网-我国金属报主办
青鑫炭素参加起草两项职业标准
欧晶科技:公司石英坩埚产品主要使用在于光伏与半导体领域可支持太阳能与半导体用户高温条件下连续拉晶是光伏单晶炉的核心部件是拉制大直径单晶硅棒的消耗性器皿
【创建国家高新区】“5G+工业互联网”加速赋能铝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