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網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趙竹青)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四院獲悉,9月22日,由該院自主研发並首先合格交给客戶的國內首個直徑3米的新能源鋰電銅箔中心裝備陰極輥新產品在陝西西安發布面市,標志著我國超大直徑陰極輥制作技術實現了新的打破。
這是四院7414廠繼2016年成功研发直徑2.7米陰極輥、一舉打破國外企業長期對高端大直徑陰極輥技術市場的壟斷后,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再次填補了國內行業技術空白。
同時,該廠大直徑陰極輥的月產才能也打破了百台,大幅度的提高了國內銅箔生產企業建線擴能所需陰極輥的供應才能。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量不斷增長,進而帶動電解銅箔產品在該領域應用需求的極速增長。但在2016年前,國內陰極輥設計制作水平一向停留在2米直徑以內。
面對鋰電用高端銅箔的大直徑陰極輥技術和市場一向被國外企業壟斷的現實,以陰極輥制作為重要民用產業項意图四院下決心研发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大直徑陰極輥,扛起以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和鋰電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的重担。
2016年1月30日,首件直徑2.7米的金屬鈦筒旋壓成型獲得成功。當年5月1日,國內首台擁有彻底自主知識產權的直徑2.7米陰極輥在該廠順利下線。
尔后,7414廠與原材料冶煉鍛造企業和行業專家,以及西安交大、西工大等高校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於2020年研发出2.7米“新一代高精度進口代替陰極輥”。
據統計,僅2016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該廠就為國內50余家銅箔生產企業生產制作了上千台各種規格的陰極輥,累計簽訂合同近50億元,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
公民網記者在湖南保靖縣採訪糧食種植和收購情況。公民網記者魏青成攝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公民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趙竹青)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四院獲悉,9月22日,由該院自主研发並首先合格交给客戶的國內首個直徑3米的新能源鋰電銅箔中心裝備陰極輥新產品在陝西西安發布面市,標志著我國超大直徑陰極輥制作技術實現了新的打破。 這是四院7414廠繼2016年成功研发直徑2.7米陰極輥、一舉打破國外企業長期對高端大直徑陰極輥技術市場的壟斷后,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再次填補了國內行業技術空白。…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上一篇:冶金建材_投资促进
下一篇:济南炼化低排阳极用石油焦出厂